9月29日,我市舉行氣瓶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啟動儀式。全市液化石油氣鋼瓶都擁有了專屬“身份證”,即將實現全環節、全過程質量安全追溯和信息化監管。
據悉,我市目前共有液化石油氣充裝企業92家,液化石油氣鋼瓶70余萬只。為從源頭上“管住”氣瓶安全,市市場監管局聯手中信銀行共同建設了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運用信息化手段為氣瓶裝上“安全鎖”。
在現場,記者看到,每個氣瓶被貼上了專屬“身份證”——一塊正方形鐵皮。鐵皮上包含4個部分:氣瓶歸屬地、一個二維碼、一個條形碼、一串編號。用戶只需用微信掃一掃鐵皮上的二維碼,就可以獲悉該氣瓶的生產廠家、制造單位、制造年月、充裝單位、總重量、末次充裝日期等信息。
市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申克慶表示,氣瓶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通過“一瓶一碼、一瓶一檔、絕對捆綁、上傳系統審核存檔”的方式,確保氣瓶制造、充裝、檢驗單位追溯管理責任的落實,實現了氣瓶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全鏈條智慧化閉環監管。
當天,作為我市較大的液化石油氣鋼瓶充氣站,襄陽四季美好燃氣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昕告訴記者:“公司正在將站內全部氣瓶接入追溯系統。此舉可以避免行業內的不法行為,切實保障企業和用戶的合法權益。”
啟動儀式上,谷城縣率先將全縣5萬多只氣瓶接入追溯系統,市區和其他縣(市)也將在年底之前完成數據對接。市民如發現氣瓶事故隱患等問題,可撥打熱線進行投訴舉報。
“我們將繼續嚴厲打擊無證充裝,充裝超期未檢氣瓶、報廢氣瓶等嚴重違法行為,確保氣瓶質量安全追溯系統落實、落細,最大程度預防和減少氣瓶安全事故,保障全市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申克慶表示。
(記者 張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