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由2.71縮小到2.5(主題)

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于靈歌)9月28日,國家發改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的實施進展情況。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司長吳曉表示,規劃實施5年來,農村民生躍上新水平,農村勞動力就業質量不斷提高。2017~202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8.9%,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由2.71縮小到2.5。

據介紹,近年來,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我國著力構建農民持續增收長效機制,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深入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大力開展農民工培訓,完善就業服務體系,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加強返鄉入鄉創業園建設,拓展農民就業創業途徑,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2021年,工資性收入占農民收入的比重已超過42%,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同時,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

盤活農村資源資產,擴大農民財產性收入。2017~202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432元增至18931元,年均實際增長6.6%,高于城鎮居民近兩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農民收入增速繼續高于城鎮居民2.3個百分點。

5年來,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和城市人才入鄉發展機制不斷健全?!耙匀藶楹诵牡男滦统擎偦钊胪七M,城鎮落戶門檻不斷降低,大量在城鎮穩定就業居住的農民工及隨遷家屬落戶城鎮,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顯著擴大、質量明顯提升。城市人才入鄉發展機制初步建立,外出農民工及經商人員回鄉創業興業蔚然成風?!眳菚员硎?,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縣城產業配套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環境基礎設施加快提檔升級,綜合承載能力和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對農民就近城鎮化和城市要素下鄉的支撐作用不斷凸顯,較好地滿足了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和縣城居民生產生活需要。

此外,持續提升農村就業創業質量。發展產業帶動就業,發展就業容量大的縣域富民產業,引導農村勞動力在農產品加工、農田水利、人居環境整治等領域更多就業,2021年本地農民工超過1.2億人。支持創業帶動就業,推介了2210個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落實創業補貼、擔保貸款等扶持政策,累計吸引1120萬人返鄉入鄉創業創新,平均每個主體帶動6~7人穩定就業。

標簽: 城鄉居民 農民收入 國家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