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將車的心臟從“油”換“電”就是對環保最大的貢獻,顯然還不夠“新潮”。未來,您新穎靚麗的座駕,可能是由一堆可循環、可回收材料打造的,還可能是用植物撐起了汽車骨架。

這些已經真真切切在發生。去年,寶馬發布了一款概念車,整車的全部原料就是十三種環保材料。此前,奔馳、捷豹路虎、沃爾沃、豐田也已紛紛開展了汽車環保材料的研究和應用。在你肉眼看不到的地方,引領“綠色潮流”的汽車已經“滿身”環保元素。

用蔬菜植物造車?真的!

用回收的塑料打造的面板、用舊漁網制成的再生尼龍紗線地墊、用甘蔗“制造”的座椅、用大豆做的填充泡沫……這些出現在汽車上的材料,并不為許多人所知。

幾十年前,汽車內部有一個皮座椅,就是高檔車的巔峰,現在豪華車身上的各種回收可循環使用的環保材料變成了新潮流。四年前,路虎在紐約車展上對外展示了由新系列無皮革、植物、純蔬菜材料等制造的汽車內飾,隨后這些材料還被應用在2020款攬勝Evoque、攬勝Velar和捷豹I-PaceSUV上。

寶馬正“謀劃”更激進的舉動。在他們去年發布的i可循環回收概念車上,不僅內飾極為簡潔,連B柱子都取消了。車身上包括可回收的橡膠輪胎、全固體電池等,甚至包括LOGO都是用激光蝕刻,一點兒都不浪費其他材料。車內部一塊可互動的嵌入式水晶,就是最大的功能區。眾所周知,水晶也是可以回收的。

實現“能省則省”,自然是得益于科技進步。尤其是智能化、數字化的集成,很多物理鍵和配置得以簡化,無需太多材料堆疊,車子才可以最大比例地使用環保材料。未來十年內,奔馳計劃將乘用車中二次原材料的平均份額提高到40%;沃爾沃希望,到2025年,每款新車型所使用的塑料中,至少有25%是由可回收材料制成的。如今,這一比例約為5%。

揭秘:環保從“心臟”和內飾開始

內飾,是車企們認為最容易切入,采用環保材料的地方。

當前,諸多汽車制造商已經開始在內飾上使用環保材料。歐洲車企是主要代表,如沃爾沃今年2月宣布,旗下Polestar品牌的首款量產車型Polestar2采用的就是純植物內飾。奧迪也開始為其電動汽車開發了可持續的材料,如Q4e-tronSUV的座椅由回收塑料制成,e-tronGT則提供了合成皮革和回收微纖維的選擇,甚至連車內地墊都是用舊漁網制成的再生尼龍紗線制造。此外,在其發布的Aicon概念車中,由超透氣低敏感性乳膠材質制造的座套還可在車輛使用壽命結束時回收利用。路虎則使用再生塑料的技術紡織品作為皮革的高級替代品,還采用特有的桉樹混色織物、回收的塑料瓶制成內飾用品。

日韓系車企也在內飾材料上有所突破,如豐田生產的坐墊材料所使用的乙二醇來自可再生甘蔗;現代汽車從磨碎的火山巖中提取原料,形成轎車的支柱覆蓋物;在雷克薩斯車型上,豐田紡織則采用天然植物亞麻材料及發泡技術作為輕量化門內飾板基材。

事實上,當前不少量產車身上已經開始應用回收材料制作。除了前面的路虎例子外,奔馳也在EQS和EQE兩款純電車型上試點,從家庭生活垃圾中提取的塑料替代材料制造的電纜管道。據悉,在生活垃圾中,能變成制造汽車的原料包括食物殘渣、混合塑料、紙板和嬰兒尿布等,可以被應用到如車身底板、輪拱襯里和發動機艙蓋板等。

中國企業也有代表,如蔚來14處內飾中均使用了一款自然科技材料來替代塑料,這款名為“karuun®”的原材料取自于藤。

“全車環保”的代價

不是“生活垃圾”,就是廢棄塑料,聽起來似乎很“糟糕”?不免有人心里膈應。事實上,大多數回收的材料都會被再加工后才會被使用,我們肉眼基本看不見材料的原樣。

當然,豪華車制造商會更照顧消費者感受。仍以汽車內飾慣用的高檔皮革材料為例,環保時代如何尋找其替代品呢?

梅賽德斯-奔馳采取的是“整體方法”。從明年開始,梅賽德斯-奔馳將陸續在所有車型系列中提供可持續生產和加工的皮革,并采用更環保的鞣制工藝,而且未來使用完全不含鉻的植物或替代可持續鞣劑——如干燥的咖啡豆殼、栗子或其他可再生原材料的提取物。此外,還會在座椅上采用由仙人掌纖維粉等可再生原材料制成真皮的替代品。如此天然的材料雖然研制成本提高,但會讓很多人“舒服”一些。

目前來看,國際化發展的主要大型汽車主機廠及材料供應商正加大對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研發投入,如奔馳、奧迪、豐田、寶馬等有實力儲備的汽車生產企業均有采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制備汽車零部件的車型發布。

實現整車“環保”普及,最大的阻礙就是研發時間和成本投入。業內人士指出,一輛整車采用鋼結構件的總成本不過數千元,但如能大幅降低車重的碳纖維復合材料成本比金屬材料高出2倍-3倍以上,目前其他材料若想替換低成本的鋼結構材料非常困難。

(記者 鄧莉)

標簽: 可回收材料 環保材料 汽車內部 汽車制造商